那些年,政府工作报告中的“三农”热词
3月5日,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。

历年来,政府工作报告始终将“三农”工作摆在突出位置,充分体现了党中央、国务院对“三农”工作的高度重视。本报梳理近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“三农”热词,与大家共勉!
粮|食|安|全
2021
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,我们一定要下力气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。
2022
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各地区都有责任,粮食调入地区更要稳定粮食生产。
2023
稳定粮食播种面积,抓好油料生产,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。
2024
完善粮食生产收储加工体系,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。
耕|地
2021
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质量,完善灌溉设施,强化耕地保护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“非粮化”。
2022
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,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,切实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“非粮化”。
2023
加强耕地保护,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。
2024
严守耕地红线,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,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治理,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。
农|资
2022
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,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,加大对主产区支持力度,让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、主产区抓粮有内在动力。
2023
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。
种|业
2022
加快推进种业振兴,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,提高农机装备水平。
2023
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。
2024
加大种业振兴、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,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。
提|高|单|产
2021
稳定粮食播种面积,提高单产和品质。
2023
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,扩种大豆油料,优化生产结构布局,提高单产和品质。
2024
稳定粮食播种面积,巩固大豆扩种成果,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。
社|会|化|服|务
2021
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,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,稳步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,加快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。
2023
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,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,稳步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,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,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。
2024
着眼促进农民增收,壮大乡村富民产业,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,培养用好乡村人才。
(农资导报综合整理自新华社、中国政府网)
编辑:郝锐敏